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人物特写 > 正文
    购物车
    0

    粉墨人生,苗氏春秋——小记苦水苗家戏班班主苗兰亭

    信息发布者:永登姑娘
    2019-09-27 21:14:27   原创

    粉墨人生,苗氏春秋——小记苦水苗家戏班班主苗兰亭

    兰州玫瑰天涯文化艺术

    粉墨人生,苗氏春秋。

    ——小记苦水苗家戏班班主苗兰亭

    (苗汀)

    粉墨人生,苗氏春秋——小记苦水苗家戏班班主苗兰亭

    苦水苗氏宗祠

    苦水苗氏是苦水居民最早的姓氏,据《苗氏家谱》记载:明洪武二年从山西潞安府长子县迁移而来,是苦水姓氏文化记载最早的姓氏。600多年来,苗氏文化不论从晋商文化、尚武戌边、村庄记忆、梨园春秋、苗氏义路均都成为永登和苦水文化中不可缺少的文化标志。

    “到苦水不要吼乱弹,到西宁不要唱花儿”。乱弹者,秦腔也。苦水乱弹的兴盛,是与苦水苗家戏班是分不开的。而苦水苗家戏班以八代口传心授的艺术人生之路,奠定了苦水苗氏秦腔领军人物的传奇故事,而最为传奇的领军人物当数苦水苗家戏班班主苗兰亭。

    苗兰亭(1897-1955),原名苗钟桂,字兰亭,乳名:成强娃。出生于永登县苦水镇转轮寺村苗家庄。苗兰亭是清末民国时期兰州地区闻名遐迩的秦腔专业户演员。声如天籁之音、势如狮虎的嗓音和架式,在观众和戏班同行中享有”尕鼓劲”和“金城第一驰名花脸“的美名。在民国时期,苦水苗家戏班已在金城挂牌出名,尤其在皋兰、西固、红古、白银、天祝、武威以及永登三川受众广泛。

    粉墨人生,苗氏春秋——小记苦水苗家戏班班主苗兰亭

    原永登县秦剧团团长苗世璋为苦水二月二社火高高跷设计脸谱

    据民间苗氏族人传说:苦水苗氏自古有”七屠八家九班长“之一说。苗兰亭儿时家规不允许其入行苗家戏班,更不允许爱好秦腔。但他少时经常跟着一位因说话口吃、但唱起戏来字正腔圆的外号称“苗结”的本家爷爷一起看木偶皮影戏。并开始了”偷学“的艺术之路。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他对秦腔表演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兴趣培养出天才。由于他天资聪颖,博闻强记、勤苦好学,功底渐进。无独有偶,有一次苦水苗家戏班演出《孟良盗骨》时,忽遇主职演员生病不能登台时,这可急坏了整个苗家戏班的人。这时,苗兰亭自告奋勇,毛遂自荐下要求上台表演,并立下了”军令状“。班主无奈之下只得让苗兰亭登台表演。首次登台,苗兰亭唱念做打,出人意料之外,竟然表演得惟妙惟肖,恰到好处。赢得喝彩不断,看呆梦中局外人,遂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后随着苦水苗家戏班的演出需要,苦水苗家戏班箱主苗应勋(外号大鼓劲)开始培养吸收精英骨干,决定收苗兰亭为徒,专攻花脸和须生。苗兰亭在学习和继承苗氏唱腔的基础上,不断虚心学习他人之长,补已不足。俗话说: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苗兰亭勤学苦练,精益求精,演技见巧,日趋成熟。不论演花脸还是须生,力求完美逼真感人。苗兰亭的嗓音刚劲宏亮,道白铿锵有力,并能根据剧情和人物性格,抑扬顿挫,恰到好处。形成自己独有的演唱特色风格。又因表演时现场感觉强烈,气氛活跃无人可比也。据苦水老一辈戏迷回忆说:苗兰亭一上台,个张儿不大,却踏台震梁中声嗓五里之外能听见。奇人也。一直受到民间大众的热捧和赞扬,遂博得了“ 尕鼓劲”之美名。

    粉墨人生,苗氏春秋——小记苦水苗家戏班班主苗兰亭

    苦水镇转轮寺村标志

    文化在民间,艺术在民间。苗兰亭虽为草根一族,生活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但其艺术功底深厚,技艺无与伦比,戏路宽阔中可见其人的艺术魅力。苗兰亭除旦角外,大花脸、二花脸、须生、生角、丑角,样样涉猎,各具风采,成为神形俱佳的民间全能演员,实为少得。苗兰亭一生演出的剧目很多,主演的花脸戏角色有《黑叮本》中的徐彦昭、《铡美案》中的包文正、《火焰驹》中的艾谦、《游西湖》中的贾似道、《血带昭》中的曹操、《赵氏孤儿》中的屠岸贾、《告御状》中的潘洪、《九华山》中的费龙、《五台会兄》中的杨延昭、《孟良盗骨》中的孟良及《访白袍》中的敬德等:须生戏角色有《八件衣》中的杨廉、《法门寺》中的赵廉、《玉风簪》中的王琏、《逃国》中的伍员、《烙碗计》中的刘自明等;生角戏角色有《周仁回府》中的周仁、《打金枝》中的郭暖、《游西湖》中的裴生等; 丑角戏角色有《时迁吃鸡》中的时迁、《杨三小》中的杨三小等。均给广大戏迷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艺术印象。

    苗兰亭既讲究外部色彩造型,因有民间”苗氏脸谱“流传在世,又注意内心世界的表白,传承了”苗氏唱腔“口传心授的家族情怀。苗兰亭在表演时善于区分不同性格的人物,又会把握一个人物在不同环境中的心理活动和气质特征,营造出跨时代的精、气、神的粉墨人生而享誉民间。他在《黑叮本》中扮演徐延昭时,以凝重沉稳的“龙行虎步”,气势雄浑的“九龙口”亮相,把一个具有武将家风、胸怀韬略的定国公形象展示给观众。在戏剧高潮部分,他那怒目圆睁的吹须、力似千斤的的举锤等,把徐彦昭威震朝野、不惧皇亲国戚、赤胆报国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苗兰亭扮演反派角色,也很成功,如《九华山》中的费龙、《血带诏》中的曹操等,无不演得惟妙惟肖,刻画得人木三分。

    粉墨人生,苗氏春秋——小记苦水苗家戏班班主苗兰亭

    苦水苗氏家族文化促进会成员远赴景泰县寻宗访亲

    苗兰亭《火焰驹》中的“三鞭子”,在民间传说中也颇具传奇,这也是苦水苗家戏班的压轴戏。艺术表演更是独具风采,令人叫绝。“三鞭子”是秦展示挥鞭策马的表演技巧,多用于战事吃紧、纵马腾飞的戏剧场面。舞台后一声马嘶,只见苗兰亭所扮艾谦踏“三锤”而上,收势挥鞭,马头上一绕鞭,放一把火;马腰里晃一鞭,又放一把火;马屁股上抽一鞭,再放一把火。三鞭三把火,火随鞭响,马随火行,既表现出艾谦如火如燎的心情,又映衬出“火焰驹”日行千里、夜走八百里的神速,赋予剧情浓烈的真实色彩,博得观众连声喝彩。

    粉墨人生,苗氏春秋——小记苦水苗家戏班班主苗兰亭

    苦水秦腔折子戏

    民国32年(1943 年)年农历九月,苦水苗家戏班和秦川班在永登大同“老爷山”庙会上同时摆开了场子,唱起了“对台戏”。首场,秦川班演出《火焰驹),艾谦由刘景章扮演,场面十分冷清。第二场,苦水苗家戏班班主苗兰亭挂帅演出,观众掌声不断,欢呼雷动,披红挂彩者无数。强烈的反差,使秦川班班主扮演艾谦的刘景章当夜彻夜难眠,羞愧难当,自愧艺不压人,凌晨时分,自吊身亡,成为旧时代戏派行帮之争中的典型人物形象。

    苗兰亭传艺授徒也不乏后继有人。其得意门生有须生演员宋正清(外号宋绺子)、旦角演员陈德万(外号尕陈旦)、永登驰名花脸演员苗世璋等。苗世璋继承苗兰亭演唱风格,在新中国成立后曾荣任永登剧团团长,这是后话也。苗兰亭是永登县土生土长的民间秦腔表演艺术家,也是一位勇于不断进取和创新的民间艺人,他的一生,为永登和兰州的秦腔表演艺术做出了应有的贡献。1955 年,苗兰亭因病去世,享年58 岁。生前未能有人及时收集整理相关表演资料,实为苦水苗家戏班和苦水苗氏后裔之憾事也。痛哉!

    粉墨人生,苗氏春秋——小记苦水苗家戏班班主苗兰亭

    作者苗汀和新区芦井水苗氏宗亲苗世平一起研究《苗氏家谱》

    作者苗汀:70后,苦水苦水街人。现居住永登县城,苦水苗氏家族文化促进会发起人。编著出版《激情燃烧的玫瑰》、《在那玫瑰花盛开的地方》、《李佛传奇故事》等多部丛书。现正在编著《姑舅哥浪永登》丛书和《苦水苗氏文化志》一书。

     

    收藏

     

    举报

    条评论

    评论

    相关推荐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