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人物特写 > 正文
    购物车
    0

    [民国兰州秦腔三杰之一,文汉臣小传]

    信息发布者:永登姑娘
    2020-11-04 08:45:12   转载
    [民国兰州秦腔三杰之一,文汉臣小传]

    文汉臣,小名进财子,陕西省三原人。生于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和耿忠义(艺名富宝子),郗德育(艺名麻子红)同为民国兰州秦腔界“三杰”,且又和郗德育(麻子红)同庚,早年即来兰州,是兰州秦腔文化社的创始人之一。
    文汉臣,民国年间著名秦腔须生,师承陇东秦腔艺人锯锯子。一九二零年(民国九年)到兰州,即为秦腔“万顺班”台柱子。万顺班主八娃子死后,他参与管理戏班日常事务,后为“锦绣舞台”、“共和社”、“文化社”的主持创办人。文汉臣嗓音宽厚柔美,做派质朴大方,拿手好戏有《十道本》、《空城计》、《鸿门宴》、《斩韩信》等,尤以扮演戏中须生如诸葛亮、韩信、张良、伍子胥、李太白而为广大秦腔观众所称道。
    文汉臣幼年曾习旦角,后改演须生,他有一批保留剧目,如《乾隆王打宫》、《斩李文忠》、《十道门》、《太白醉写》。著名秦腔本戏还有《伍员逃国》、《辕门斩子》、《鸿门宴》、《斩韩信》、《渭水河访贤》、《十五贯》等。
    文汉臣于三十年代初曾赴甘肃岷县一带搭班演戏,抗日战争前一年返兰仍领班文化社。其来兰时正值兰州五泉山“四月八庙会”,文汉臣旋在庙会上公开出演,并将在甘肃陇南拜为其师的南路须生名演员,高俊带来兰州登台献艺。
    文汉臣的表演娟秀且清新俊逸,一脱秦腔粗犷之俗。台上动作飘逸,唱腔念白清晰而宏亮,给观众一种既清幽又舒心的感觉。文汉臣尤擅长道白戏,他的《太白醉写》戏在念大段的表章和戏词时,视在场磨墨的杨贵妃和抬靴踱步的高力士而不见,镇定自若,朗朗诵出,在紧张而又严肃的气氛中,大有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之气势,当时堪称一绝。
    在《十道本》、《斩李文忠》中,仍以道白见长。《伍员逃国》这本是英雄落魄,仓皇逃难的戏,但文汉臣却演得十分俊逸敏捷,刚出场在唱出“我不敢高声哭洒惶泪掉”一句后,左右两绺胡须,在他的姆指和食指上轻轻一拈即飞上肩头。一条马鞭,宛如游龙,表现了拼命奔驰和万般藏匿的急迫神态。鞭梢、须梢、靴梢在他的手上爽快利落地形成了三绝。
    饰演《鸿门宴》中的张良,他的一招一势姿态优美,颇有指点江山,睥睨一切的气概。他演的《宁武关》到最后周于吉脸上带箭上关扑火时,神情严峻惨烈,使人目不忍睹。在《斩韩信》中他饰演韩信,在唱一大段乱弹词“韩信当年进深山”以及表白“五不该”和“十大功劳”唱段时,唱腔清晰,表白伶俐。使观众听后,对韩信这一英雄人物叱咤风云一生,而最后落得凄惨结局,倍感到黯然忧伤。
    文汉臣品性高尚,心地善良,与人与世无争,人们尊其为文善人。文汉臣在四十年代初即离开文化社,告辞戏台,潜心在家拜佛念经。为谋生计,文汉臣在兰州城内县门街(今武都路中段西首北边),开了一家小酒铺维持生活。文汉臣虽然告别秦腔戏台,但旧兰州地方政府和一些文艺团体组织赈灾义演之类活动邀请他出场献艺时,文汉臣绝无二话,欣然应允。
    民国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的一个晚上,当时还在初春,乍暖还寒,文汉臣照例关闭铺门准备回家,在上铺门板时,不慎手心扎进一根木刺,回家后,因所扎之刺染有毒菌引起严重感染,第二天即睡倒人事不省,虽经遍请城内名医诊治,施以汤药,终因病情凶险救治无效而离世,终年五十九岁。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